7月的热浪席卷大地,清凉的水域成了人们的“避暑胜地”。然而,这份惬意背后却暗藏着吞噬生命的“无声杀手”——溺水。每一处水域的悲剧,都在敲响警钟:夏日玩水,安全防线绝不能松懈!当意外降临,一台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和正确的心肺复苏(CPR)技术,就是与死神赛跑的“终极武器”。
01
夏日溺水血泪案例
案例直击:
7月1日,重庆丰都8岁女孩溺亡:女孩被邻居带至长江游泳,因不会游泳且未获有效看护,卷入漩涡溺亡。
7月3日,福建福州6岁男童失联案:福州晋安区鳝溪一水潭,6岁男童为捡鞋子失足落水,救援队在潭底找到其遗体。
7月4日,贵州遵义鱼塘河悲剧:一女子落水后,三名男子相继施救,因体力不支导致两人溺亡。
7月6日,广西桂林兄弟溺亡:一对20岁左右的亲兄弟在雁山区油麻滩附近野泳,双双溺亡。
7月7日,南宁18岁学生邕江溺亡案:南宁邕江一桥南岸,一名技校学生失足滑入江中,同伴因惊慌未及时呼救,最终溺亡。
7月12日,北京小龙河溺亡事件:丰台区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内,一名中年男子在禁止游泳的中水河道溺亡。
数据警示:
据不完全数据统计,7月以来,全国已发生至少9起溺水事故,造成12人死亡、3人受伤;溺水更是1 - 14岁儿童的首位意外死因,夏季占比超80%,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,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。
02溺水急救全流程
那么,当溺水事故发生,我们该如何进行急救呢?
1. 环境安全第一:确保救援环境无风险
迅速将溺水者转移至干燥、坚硬的平地,远离水域、电线等危险源。若溺水者仍在水中,需用救生圈、绳索等工具协助救援,切勿盲目下水。
2. 检查反应、呼救
检查反应:轻拍溺水者双肩,大声呼喊:“你能听到我吗?”观察胸部起伏,用“听、看、感觉”法判断呼吸(约10秒)。若无反应且无呼吸无脉搏,立即启动急救流程。
高声呼喊:“救命!请拨打120!”。
3. 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
清理口腔异物:用手指轻扫口腔,去除泥沙、水草等(切勿盲目抠挖)。
仰头抬颏法:一手压额头,另一手托下巴,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地面。
人工呼吸:捏住鼻子,正常吸气后完全包住患者口部吹气(约1秒)。观察胸廓是否隆起,若未抬起则重新调整气道并再次吹气。
4. 开始心肺复苏(CPR)
胸外按压:
位置:两乳头连线中点(胸骨下半部)。
手法:双手叠放,掌根用力,垂直下压。
深度:成人5-6厘米,儿童约5厘米。
频率:每分钟100-120次,保持节奏均匀。
人工呼吸:
开放气道:仰头抬颏法,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呈60°角。
吹气:捏住鼻翼,口对口包严,缓慢吹气1秒,观察胸廓起伏。
比例: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。
溺水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
此外,急救过程中 ,若溺水者存在心脏骤停,我们可以利用取来的AED施救,AED堪称溺水急救心脏骤停的“黄金武器”,能通过电击恢复心脏正常节律,配合心肺复苏(CPR),可将生存率提升至70%以上。在启动AED前,必须首先确认溺水者已脱离水域,需先将其转移至安全区域,避免二次伤害。同时。按照以下步骤使用AED:
1.打开AED电源:按语音提示和图示进行操作。
2.粘贴电极片:成人一片贴右锁骨下方,另一片贴左乳头外侧。儿童(8岁以下):优先使用儿童电极片或AED儿童模式,若无儿童专用设备,可将一片贴胸前正中,另一片贴背后左肩胛处。
注意:若患者胸部潮湿(如因溺水或出汗),需用干毛巾或衣物快速擦干,再粘贴电极片。潮湿的皮肤可能导致电流传导异常,影响AED分析心律的准确性,甚至造成皮肤灼伤。
3.分析心律与电击:确保无人接触溺水者,AED自动分析心律。
4.根据提示操作:若提示电击:确认安全后按下电击按钮,立即继续CPR;若提示无需电击:持续进行CPR,2分钟后设备会再次分析。
5. 持续急救与转运
循环进行CPR和AED操作,直至专业医疗人员到达。若溺水者恢复呼吸和心跳,将其置于稳定侧卧位,观察生命体征。用保温毯包裹患者,避免低体温症。
在急救过程中,有人觉得“等医生来”更安全,可心脏骤停后,每延迟1分钟,生存率就会下降10%,时间就是生命。还有人担心非专业人员不能用AED,其实AED的语音指导简单明确,按照以上步骤,普通人即便未经过培训就能操作。
03
薪火医疗
薪火医疗作为急救医疗服务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,不断优化产品性能,提升了用户安全保障,将AED与CPR实现产品的深度整合,解决了传统急救中的效率与质量矛盾,以多场景产品应用和标准化服务体系,推动中国急救医疗从“被动响应”向“主动防御”转型。在溺水等突发意外频发的夏季,这一方案正成为守护生命安全的“科技防线”。
Easy CPR采用全胸腔包裹式多方位3D按压技术,通过机械结构模拟人工胸外按压的力学轨迹,以固定频率和深度持续施压,避免人工按压因疲劳导致的深度不足或频率不稳。全胸腔包裹结构确保按压力均匀分布,降低肋骨骨折风险,实现了高品质的心肺复苏按压。
SMART AED,采用低能量高效率除颤技术,在保持高效除颤效果的同时,大幅降低心肌损伤和皮肤灼伤风险。其内置节拍器可指导救援人员实施高质量CPR,并实时反馈按压频率,确保救援动作精准有力。
N系列 AED,提供全人群保障,适合长期公共安全投资,源于瑞士席勒50年核心除颤技术,采用智能舒适释能方式,在保证除颤效果的同时,进一步降低心肌损伤风险。更配有高清彩屏与全程动画指导,以可视化步骤引导非专业人员操作,降低使用门槛。
每一次溺水悲剧的背后,都是一个家庭的破碎与无尽的悔恨。夏日玩水虽能消暑,但安全这根弦绝不能松!从家长的有效监护到公共场所的防护措施,从掌握AED急救技能到破除“控水误区”,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生死。我们无法阻止意外的发生,但可以通过科学预防和正确施救,将伤害降到最低。这个夏天,愿每一份警惕,都能守护一个家庭的完整。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