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射病来袭!青岛大爷悲剧警示下的反思,热射病与AED急救知识学习刻不容缓!
发布时间:2025-07-07

7月6日,山东青岛大学宿舍区,62岁的宿管大爷在门卫室中暑昏迷,送医后抢救无效离世。门卫室温度高达43.2℃,仅有一台风扇运转。大爷生前收养多只流浪猫,为给小猫安装风扇,自己却舍不得开;因被拖欠8个月工资,他靠捡毕业生衣物度日。这起悲剧引发全网热议:如高温下的劳动者权益、社会关怀缺失、急救体系漏洞等等。

Part 01

热射病:夏日杀手

热射病,这个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的名词,其实是重症中暑的最严重类型,属于医学上的急症。当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(气温≥37℃、湿度>60%),体温调节中枢就会失效,核心体温会骤升至40℃以上,从而引发多器官系统的损伤。

重症热射病是热射病的最严重阶段,患者核心体温会超过40℃,皮肤干热无汗,甚至出现谵妄、昏迷、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。同时,多器官系统也会受到严重损害,如肝酶升高、肌酐升高、凝血功能障碍等。此时,如果不立即进行紧急救治,患者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,最终导致心脏衰竭、休克等情况出现。

热射病的急救措施

对于热射病,时间就是生命。在等待120到来的同时,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急救措施:

立即转移: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,解开衣物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

快速降温:这是热射病急救的关键。可以通过物理降温和体内降温两种方式来进行。物理降温包括用冷水擦拭患者的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,以及用冰袋冷敷头部、颈部等;体内降温则是让患者少量多次地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(意识清醒时),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患者已经昏迷或意识不清,禁止经口补液,以免引发呛咳或窒息。

紧急送医:在采取上述急救措施的同时,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,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。在送医途中,要继续对患者进行降温处理,并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。

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,要立即启动心肺复苏(CPR)程序,并尽快使用AED进行电击除颤。

Part 02

AED:热射病心脏骤停的“生

AED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,包括冠心病、心肌梗死、溺水、触电等。对于热射病导致的心脏骤停,AED同样适用,无需担心“电击加重损伤”,AED仅对可除颤心律有效。并且高温环境不影响AED使用,但需同步降温。

夏日使用AED注意事项

在酷暑夏天,由于高温、汗水、油脂等因素的影响,使用AED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
1.确保患者皮肤干燥:在使用AED之前,需要先用干燥的毛巾或纸巾将患者胸部的汗水、油脂等擦干。因为水分和油脂会降低AED的电极片与皮肤之间的导电性,影响AED的分析和电击效果。

2.避免在水中使用AED:如果患者倒在水中,需要先将患者抬出水面并擦干胸部,然后再使用AED。因为水会导电,可能会增加电击的风险。

3.正确粘贴电极片:按照AED的语音提示或图示,将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右上胸(胸骨右缘,锁骨之下)和左下胸(左乳头外侧,左腋前线之后第五肋间处)。确保电极片与患者的皮肤紧密接触。

4.保持周围环境安全:在使用AED之前,需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,避免触电、溺水等危险。同时,要告知周围的人远离患者,以免干扰AED的分析和电击操作。

薪火医疗

青岛保安大爷的悲剧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护、公共场所急救设施配备以及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的重要性。薪火医疗作为急救医疗服务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,一直通过提供高质量的AED设备、专业的急救培训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,为公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。

N系列

薪火医疗提供的N系列AED,源自瑞士席勒(Schiller)50年核心除颤技术,采用智能舒适释能技术能有效减少心脏损伤,还特有起搏脉冲抑制算法,给予心脏骤停者多重保障。此外,在酷暑天气也能稳定作业,在动画和语音指导下,即便不是专业的急救工作者也能迅速掌握。

在这场与高温的较量中,薪火医疗始终站在前线,我们提供AED部署、专业培训、定制化解决方案,致力于构建更完善的社会急救体系,默默守护着每一个可能的生命奇迹。

恰逢小暑节气,我们也呼吁更多人加入我们,积极学习急救知识,推动AED普及,倡议更多的公共场所配置AED,让救命神器触手可及。同时提醒大家注意防暑,关爱高温工作者,让爱传递。让我们携手,用行动守护每一个炎炎夏日下的生命安全。青岛保安大爷的悲剧,不应只是新闻中的一行字,而应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警钟,唤醒我们对高温防护与急救能力的重视。